開鎖公司究竟承包了國內多少靚號?

有時候感覺世界上一半的靚號都被開鎖公司給沒收了。
有人說,如果要按照靚號來決定末日來臨時的方舟名單,那么上船的一定會是金融業的精英,房地產的老板,販賣軍火的生意人,以及在火三輪上長期占據著廣告位的開鎖匠。他們都是人類復興的希望。
開鎖公司的靚號停留在很多人的記憶里。這些靚號價值連城卻又隨處可見,你能在很多地方回憶起它們。
在那些不歡而散的小巷里,在那些只有離別與悔恨的車站走廊上,亦或是在收費兩塊還送一包心相印的高新區旱廁中。
我這輩子見過了太多的靚號,它們由不同的精英把控著,但我仍會永遠記得那個第一次在火三輪背后看見七個七的,揮之不去的夏天。
開鎖廣告總是會出現在老小區樓道或公廁里面,上面印刷著與其張貼地點不相匹配的奢華號碼,讓旁邊的借貸與私家偵探廣告都黯然失色,宛如一尊菩薩突然出現在污垢橫流的人間。
“不過是為了救人罷了,”我還記得小區保安曾經當場抓獲過一位張貼廣告的鎖匠,而他則這樣對所有人解釋道。
“你知道什么叫做家嗎?”,他說,“我要讓所有人都有家可歸?!?/p>
靚號的意義被開鎖匠擴寬到了一個堪稱偉大的程度,無論你落魄到哪種地步,鑰匙被遺忘在那個回不去的舞廳也好,突然被隔壁的少婦關在門外也罷,你總能精準的依靠靚號找到那些徹夜不眠的開鎖人,然后解開自己的困惑。
他們就像是守候人類夜晚的燈塔,有了他們,世上便再沒有回不去的家。
實際上,開鎖公司倒騰靚號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這個傳統興起于二三十年前,最初是為了讓客戶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依然能回憶起自己的聯系方式。而這個傳統也將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里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開鎖人。
我們無從得知誰是第一個購買靚號的開鎖匠,但這無疑是一個恢弘的計劃,這個計劃應該寫進劉慈欣或者阿瑟克拉克的書中并被再版二十次。
在過去,靚號是開鎖人最重要的財富。
要知道那時候哪來什么114,什么百度搜狗,連BP機都還只是南下青年衣錦還鄉時用來炫耀的工具。
通訊手段的缺乏,讓所有易于記憶的靚號都顯得彌足珍貴,
當你不幸被困在門外,去附近找個電話亭,然后撥打七個八便是你最唾手可得的救贖,接你電話的多半都是開鎖匠,當然也有可能是剛剛發了橫財的房地產老板。
在那幾年,一個完美的靚號遠比跟保健品爭搶電臺廣告位有效。有時客戶甚至不用特意去背電話,遇到問題了,閉著眼睛摁8,說不定就會打到你的店里。
當年的開鎖公司依靠靚號賺到了第一桶金,靚號就是他們的牌面。
這些開鎖匠曾經頂著寒風去國道捅桑塔納的車門,也曾配合執法機關,搗毀過企圖依靠防盜門公然抗法的傳銷集團。他們與自己的靚號一同在社會上打拼多年, 他們早已對靚號視如己出,并認為客戶用手機存下,而不是用腦子記下靚號是對自己的挑釁。
即使到了現在,很多開鎖公司依然會斥重金去淘靚號,網上不乏有花費幾十萬置辦靚號的案例。
你幾乎無法阻止開鎖匠去貸款買一個靚號,正如你無法阻止一名死刑犯抬頭尋找南飛的候鳥。
前幾年,我們老家的開鎖公司甚至因為搶購靚號,還與某家房產中介團隊發生過械斗。
“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沒有靚號我們早就餓死啦,”當時一位匠人這樣叫囂。
開鎖這門技術并不簡單,每個開鎖人都是久經訓練的專家,在這個不起眼的行業里,靚號與開鎖匠共同守護著這個帝國的邊疆。
開一個鎖80塊到200塊,要么捅貓眼,要么換鎖芯,每天平均十多個客人,很多人累死累活加班到凌晨,只為賺夠了錢,在自家的靚號里多加一個8。
我們很難講清楚在信息社會中,靚號究竟還能發揮多大的用處。但是在這個行當里,你要是沒有一個靚號,就像是街邊的蘭州拉面館少了總店兩個字,會給人一種不太靠譜的感覺。
一定程度上,靚號也是年輕一輩沉重的負擔。
“號碼靚嗎?拿命換的?!?/p>
我一位踏入開鎖行業的朋友曾對我抱怨道。
開鎖公司的靚號,也是唯一不會設置陌生人攔截的靚號,它敞開懷抱迎接所有無家可歸的市民,它是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是你永不會丟失的鑰匙,是近在咫尺的故鄉。
想起這么多年以來,我唯一接到的靚號電話,便是開鎖公司給我打的回訪熱線,而當初跟我一同等待開鎖匠到來的那個女孩,現在估計也早已遠走他鄉,踏上了那架飛往菲律賓的飛機。